“蒋婆婆,我又来了,知道您牙口不太好,特意买了您爱吃的肉圆子、萝卜、豆腐,一会儿给您炖上。您一个人在家别闷着,要是想晒太阳,我陪您出去走走。” 近日,三台县草堂社区网格员侯容像平常一样,上门探望家住学林璐39队宿舍92岁独居老人蒋仁贵,一边陪老人聊天,一边帮着收拾房间。在她的悉心关怀下,蒋婆婆脸上笑容渐多,满是感激:“她经常来看我,我这日子现在过得踏实。”侯容的暖心之举,是三台县众多网格员服务群众的缩影,他们扎根“微网格”,用点滴行动筑牢民生“幸福网”。
今年以来,为破解基层原有网格管理粗放、效率不高等问题,三台县以党建引领,积极创新基层治理机制,构建“微网实格”治理体系,尝试“微小化”划分网格、“属地化”统筹管理、“精准化”服务群众、“多元化”提供保障,基层治理的精细化水平、精准度与治理效能显著提升。
精筑“微网”,夯实治理根基
地处三台县城区中心地段的北坝镇樟树社区常住人口28000余人,有居民小组13个,各类企业商家2068户,小区48个(其中无物业小区11个),集生活圈、商业圈和政务圈三圈于一体。
为有效开展社区治理工作,扎实推进“微网实格”改革工作,社区设立 23 个一般网格、配备 23 名一般网格员,并进一步按照 100 至 200 户居民划分为若干微网格,配置 115 名微网格员,选配物业人员、退休干部、党员志愿者和社工等熟悉社区情况的人员作为微网格员。实现网格划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将社会治理的末梢神经延伸至最基层,提升网格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水平。
目前,全县共划分村(社区)总网格 462个、一般网格 4107个、微网格 8682个,按照“一格一员”标准选优配强网格员队伍。
“多网合一”,打破壁垒畅运行
“污水管道破损,污水四溢,存在一定安全隐患,需要立刻处理。” 在日常巡查时,草堂社区香木林小区微网格员邓国秀发现橄榄宿舍内污水管管道破损,污水四溢,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环境及出行安全。第一时间通过智慧樟树小程序的“随手拍”功能,快速上报事件,社区总网格长及时“无缝隙”掌握最新情况,快速做出反应,调度网格员、志愿者前往排险处置,高效解决居民困扰,居民啧啧称赞。
“一网”兜起千家万户大小事。三台县将原有政法、生态环境保护、防返贫监测等 13 类网格整合为一张网格,打破信息壁垒和条块分割困局,完善网格事项准入制度,杜绝网格事项无序增加。“一网一策”建立资源力量下沉台账,实现县级部门下沉网格经费 600 余万元/年,有效解决多头设置网格和基层人少事多、缺钱少物的问题。清单化明确总网格长 6 项职责、一般网格员 8 项职责、微网格员 4 项职责,确保网格权责边界清晰,网格员履职到位。
党建领航,红色力量聚合力
今年 8 月 14 日,草堂社区网格员于远辉到辖区内一日双巡时发现,临园路 43 号独居老人魏玉田的阳台边缘因房屋年久失修墙皮松动脱落,该户阳台又处于临街面,为保障行人安全,于远辉立即组织网格员、志愿者在脱落处拉上警戒线,并主动承担外墙脱落排危工作,确保辖区居民的出行安全,也保障了独居老人的居住环境安全。
于远辉既是共产党员,也是一名退役军人,经常参加社区公益活动。他说:“为群众服务,是党员的职责。”
今年以来,三台县按照“应建尽建、同步组建”的原则集中规范网格党组织设置,有形有态推动“村(社区)党组织——一般网格党组织——微网格党小组”组织体系建设,组织网格内党员和下沉“双报到”党员成立“红色队伍”,建立“网格吹哨、部门报到”快速响应机制,推动形成网格党组织牵头、多方联动、共商共议的网格治理服务格局。并优先选派党群骨干、退役军人、业委会成员和共建单位干部职工等担任微网格员,在居民走访、纠纷调处、回应民生诉求、政策宣传、需求调查等综合工作中,把党的组织和工作向居民院落和楼栋单元延伸。
机制护航,长效治理稳推进
今年 9 月,福兴家园小区一楼茶楼业主养狗夜间扰民,影响学生学习。网格员多次上门劝解,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业主终被打动,送养小狗。化解养狗扰民纠纷,凸显了网格工作与居民素养“双优”,其背后是三台县“微网实格”长效治理机制的支撑。
三台县建立“包网联户”制度,乡镇领导班子联系村(社区)总网格,机关干部、村(社区)干部、专(兼)职调解员、民(辅)警、社工志愿者等基层力量全员编入网格,构建“网格+”基层治理大格局。建立健全网格员进入、成长和退出机制,健全网格员培训制度,强化管理考核。升级完善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推动与综治、公安、城管等平台融合,实现基础数据信息共建共享,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科技支撑。
如今在三台县,像这样的“微网实格”治理成效遍地开花。全县精细划分网格,每个网格员立足“责任田”,将服务触角延伸至大街小巷、楼栋院落,群众诉求能第一时间被发现、处理。从关怀独居老人生活起居,到调解邻里纠纷,“微网实格”不仅解决了百姓急难愁盼,更凝聚起社区向心力,让基层治理有力度更有温度。